test

警惕“保本保息”陷阱:投资被骗背后的理财真

  

警惕“保本保息”陷阱:投资被骗背后的理财真相

  “交10万,一年稳赚2万,保本保息,银行背书绝对靠谱!”看着手机里“投资大师”发来的理财产品宣传,65岁的张阿姨动了心。她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,就这样投进了所谓的“银行专属理财”,最终血本无归。“保本保息”理财产品是否存在,这些看似诱人的承诺背后,藏着怎样的陷阱?

  “现在哪还有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?敢这么说的,不是违规营销就是诈骗。”银行业内人士明确表示。早在2018年,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即“资管新规”)就已明确规定: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,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。随后出台的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》进一步强调,理财产品严禁承诺收益,也不允许使用“稳赚不赔”等误导性表述。

  这意味着,当前市场上所有声称“保本保息”的理财产品,要么是金融机构违规操作,要么就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。张阿姨的经历正是典型案例:她通过某社交平台认识的“投资大师”,自称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“内部保本产品”,只需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即可享受年化15%的收益。当她发现账户无法提现时,对方早已失联,涉案资金被用于非法集资和挥霍。

  对于老年投资者而言,更要牢记“收益与风险成正比”:承诺收益越高,风险往往越大。面对“保本保息”“零风险高回报”等宣传时,可通过三个步骤防范:一是核实机构资质,通过银行官网、APP等正规渠道购买;二是拒绝“私下转账”,所有资金往来必须通过金融机构官方账户;三是主动咨询家人或专业人士,不要独自做决定。